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通知公告 > 正文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2018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2018-12-13    作者:     来源:     点击:

2018年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围绕学校中心工作,深入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全面实施《吉林大学心理育人专项实施方案》,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工作成效,现总结如下。

第一部分:工作成效

一、注重创新发展,心理工作生态进一步优化

一年来,心理中心着力推进工作创新发展,突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成功申报了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心理育人方向。教育部思政创新发展中心申报的通知下发之后,心理中心按照学校的要求,根据创新发展中心建设标准和管理办法,全面梳理了六年来我校学生心理工作,认真完成了近3万字申报书的撰写,提供了充实有力的佐证材料。经学校审定后,在经教育部组织的通讯评审和现场答辩后,被遴选为全国20个创新发展中心之一,这个中心的成功申报填补了我校学生工作系统思政工作国家级平台的空白,对进一步深化我校心理育人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同时,我们申报的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构建‘1+10’大学生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教学模式”被成功遴选为第一批精品项目,是我校唯一一个入选项目。二是我校成功承办了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学术交流会。今年6月份,我校承办为期3天的全国大学生心理会议,本届会议参会单位753个,人数达1100余人,是历届会议当中规模最大的一次,在学校领导的重视指导下,在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用大专委一位领导的话来说:提升了办会新高度,增强了培训新成效,受到了广泛好评。会后,杨书记、李校长、冯书记分别对大会的成功召开做了批示,杨书记还专门到心理中心座谈慰问。在三个多月筹备期间,心理中心有效落实了149项具体工作任务,培训了120名开心使者,编辑出版了论文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收录了119篇高质量论文,字数达90余万字。我校心理中心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专委评为2015-2018年度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第十三届心理学大会“特别贡献奖”,有2名同志被评为优秀工作者,5篇论文获奖。

二、注重教育教学,主渠道建设进一步增强

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心理品质的主渠道,而高质量的课程又是提升教育效果的根本保证。一年来,我们围绕课堂教学,重点做了四方面工作。一是有效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教学,保证了课程的全覆盖。完成了2018级学生及重修学生共10586人的慕课教学管理,组织4次跨校直播见面课,参与2次全国直播互动,开展3次文字直播,配备慕课助教44人,参与教学组织和教务管理,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及线下助教授课154次,完成2018年吉林大学在线课程建设项目《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验收。二是积极开展特色课程教学。20172018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完成48学时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培养》课程。针对首届少数民族预科学生研发了《心理素质培养》体验式课程,并完成16学时的授课工作。三是推动《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建设。与清华大学心理中心和智慧树网联合,目前北京区域已完成3批优秀青年教师的课程录制,有42节微课进入后期制作。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为核心课,以《大学生心理成长》微课群为拓展课的“1+10”大学生心理健康主渠道教育教学模式已基本形成。四是有序开展公选课教学。3个校区开设了15个班次的课程,累计授课学生2189人。

三、注重队伍发展,工作支撑保障进一步夯实

一年来,心理中心进一步推进专兼职队伍建设发展。一是注重专职队伍建设。积极与学校人社处沟通,推进学校实施方案的落实,明确了专职教师师生比1:4000标准,在35年内增加专职教师10人。今年补充2人,2019年补充2人。制定了《心理咨询员培训督导方案》,开展了咨询员成长技能培训和案例督导,分别是公共卫生学院胡远超老师讲授的《短程焦点疗法》,长春市第六医院彭新贤主任医师讲授的《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识别》,清华大学李焰教授讲解的《心理咨询案例督导》。二是开展学工干部队伍培训。全国第十三届心理会议期间,本着“以会代训、办会办训”的思路,在会议日程外专门策划实施了5个板块的针对全校学生工作干部和部分学生骨干的专题培训,邀请了19位专家做了“接力式”培训。参训人数达300余人次。三是指导学生骨干队伍。完成了各学院和研究生培养单位91名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的选聘工作。开展4场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技能培训,参训人数174人。还利用心理大会期间,组织学生会心理部成员、心理协会成员、班级心理委员参加心理知识技能普及培训9场,开展工作考评2次,参评人数179人。全年指导学生朋辈开展朋辈协力、心理成长立项活动108项,编写2期《学生朋辈心理辅导员工作培训手册》。开展关于“压力心管理”团体心理辅导的朋辈论坛经验交流。

四、注重宣教指导,学生心理品质进一步提升

进一步完善和实施《2018年学生心理健康轴带教育指导计划》,进一步推进了纵向全贯通,横向宽辐射的目标。一是开展成长关键期教育。主要落实“两前一后”教育,发送致新生家长信11000份,发送致新生信17000余份;中心专职教师为各单位提供新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29场,组织新生适应期“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覆盖全校91个单位,参与学生近13000余名。开展了毕业生“逐梦起航·心理送读”活动,为毕业生编辑制作并发放《心理品质提升100100答》万余册。二是开展心理文化教育。围绕“5·25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开展了心理微电影大赛,专家现场咨询等活动;围绕“12·25珍爱自己”开展关爱心理健康月活动,包括心理温情主播作品评选,“我的青春,我的正能量”原创摄影作品评选等5项活动,三是开展常态化指导。为了实现心理入学,开展了促进深入沟通的“心灵沟通”主题班会,14000余名学生参加,开展“我与吉大的100天”主题征文活动,将优秀作品编发给2018级学生,举办线上线下“心动警告”人际情感团体指导活动。

五、注重危机管控,专业化督导进一步深入

一是做好2018级学生心理普查工作。指导91个单位开展新生心理测评及心理访谈工作。组织18588名学生参加在线心理测评,用时3个月,邀约面谈了2816名学生。二是做好心理危机排查与指导。开展心理健康状况排查2次,进行了17次“月双报”统计。三是做好危机管控。指导各单位开展心理关注对象预警及危机干预工作,参与紧急晤谈和现场危机干预。协助咨询重症转介,定期做好心理重点关注对象材料及咨询记录的归档工作。

六、 注重平台建设,教育指导共同体进一步扩展

一是搭建学校与医院合作共建平台201810月,中心与长春市第六医院正式签订“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与研究基地”合作共建协议,截至到11月底,长春市第六医院彭新贤、徐淼两位主任医生共接待学生咨询评估168人,重症学生及时进行快速转介住院治疗。二是加强网络心理教育平台建设。依托“JLU吉大心声(天天心理)”微信平台,制作播出266期。目前,中心公众号校内排名稳定在20名以内。三是搭建校内外沟通交流平台。校内依托“下校区、走学院”深入各单位,每人每周至少1次线上线下沟通,为基层单位解决实际问题21件。今年完成了南岭校区和南湖校区2个基地的装修改造工作,全年开展咨询3890人次。校外依托“东北·华南朋辈能力发展联盟”开展合作交流,接待中山大学心理健康咨询中心8名师生工作交流。

第二部分:存在的问题

2018年心理中心工作要点中涉及到的6个方面15项工作全部完成。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如下:

一、工作队伍专业化发展需进一步加强

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突出问题是人员缺口大,专业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下一步,要有计划增加专职人员,进一步推进“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专业注册系统”吉林省督导点的申办工作,从而系统化推进专职队伍专业化督导培训,提升心理咨询服务、危机评估效果。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进一步完善

我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队伍保障不够,制度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下一步,需加强与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健全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和模式。

三、各校区心理素质培育基地需要改造升级

与中心校区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基地比较而言,其他校区学生心理素质培育基地不同程度地存在面积小、功能不全、设施不够、环境老旧等问题,需要有计划进行改造优化。



网址:http://psy.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中心校区鼎新楼C区2楼
预约电话:0431-85168034

  • JLU吉大心声JLU吉大心声
  • 家长关注家长关注
  • 心晴信箱心晴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