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的健康就像一道菜,酸甜苦辣咸全由自己烹调,内心的想法别人看不出来但是自己却很清楚,内心的想法不会因言语而改变,尤其是当内心已经有一个确定的答案时,别人的言语更不会改变自己内心已经有了隐隐答案的想法,就像《爱情公寓》里曾小贤抛硬币决定去看谁的时候,他内心深处已经在隐隐期待着某个答案,硬币最终的结果只是更大力地推动他去执行这个想法;有比如摘去花瓣决定做或不做莫见事情时,如果花瓣给的答案自己不满意,大多数人会再来一朵,指导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然后更加坚定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想法。
一直以来当身边的朋友来与我说些什么不开心的事情的时候,我一般会慢慢的问出原委,然后一步一步引导他往好的方面去看,用一些更糟糕的实例来让他找回优越感,幸福感以此来安慰他,并用幽默的话语,搞怪的动作让他再次笑起来,毕竟笑口常开好彩自然来啊。可是,当我渐渐长大,学会去咀嚼身边的事情的时候,并结合自己的情况反思,发现所谓心灵鸡汤真的就像鸡汤只有在喝的那会感觉鲜美,等到消化完了以后,如果不去回味鸡汤的鲜美,过往的苦涩依旧存在。
高三,是一个考验 人心理强度的时期,轮番的考试体现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如果一个人的成绩呈波动性下滑,可以说他心理素质差额;如果一个人成绩稳定,可以说明他心理素质还可以,不易受考试影响;如果一个人成绩呈波动上升,可以说他的心理素质很强了,越挫越勇流着血仍对战斗充满渴望。当然,还有其他的一些情况。我的好朋友有段时间都处于第一种情况,我们放学都是一起回家的,每当考试结束那天她就闷闷不乐,和她说笑她也怎么回应,去商店买吃的最积极的她都不去商店了,一路一直在说自己哪里哪里不应该错,那个平时没她学习好的同学这次为什么考得好,为什么总有些人大考就考好,小考就不好,自己当时为什么不写下某一点,为什么蒙的不是自己一开始想的那个答案,总之,诸如此类自我谴责,抱怨埋怨,担忧未来的话一直在重复,我就跟她一起找原因,总结错误,安慰她说,考试也是讲究运气的,有些人现在运气好了,高考的时候就没有了,你现在运气不好,高考的时候运气就足够了,下次要相信第一感觉………等等之类的话,还灌了些鸡汤给她,感觉当时她心态好多了,可是然而,第二天的小考,她依旧没考好。我就问她为什么,难道昨天反思的错误忘了么?然后她说考试的时候老是想着别人会怎么做,自己上次有多么失败,万一有考砸了怎么办……诸如此类循环担忧的问题她一直在想,心里根本没有放昨天的积极的心灵鸡汤,我说的话在她心理没占多少未位置,她在昨天跟我说话的时候表面是接受了,自己也想往好了去想,可是内心的暗示依旧是担心考试的,外人的言语并没改变她的心理,她的心里依旧朝她的那个想法走去。之后好几天都有连续的小考,渐渐的麻木了,她那种没心没肺的性格吧就自己也开导了她自己,有一天放学依旧在说这个事情,我又在将所谓的大道理,讲着讲着我自己都讲不下去了,然后我们对视一眼,随即哈哈大笑,什么狗屁大道理,我自己都讲烦了,就像开各种誓师大会、期末动员大会一样,鸡汤只是暂时的,如果内心是想好好学习,吧鸡汤助你一臂之力,如果内心不想好好学习,也不过是三分钟的热血。抛开大道理,我们去谈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把考试这件事放在一边,去想一些好玩的有意思的事情,心情放松了,忘记了那些不开心的事情,继续没心没肺的笑着,心理素质在无形中提升,考试的时候不去想答案是否正确,考完每一科我们都一起去商店买吃的,让内心不往考试方向走,因此内心无比舒畅,考试就跟玩的一样,大脑清晰,我坐在她的后面可以看到她挠头扣手的次数少了,更多的是慢悠悠的晃脑袋,咧咧嘴角。,感受的出这厮放松的很呐,果然,结果也是美好的,她的水平超常发挥,那一段时间的没心没肺不去过多往考试那方面想,少一些消极的心理暗示,铸就了我们日益强大的心理素质,笑着进高考考场,题难就笑着摇摇头走出来,题容易就更开心的走出来,内心的舒畅也让我们在高考中超常发挥,使我来到了吉大跟更优秀的同学们在一起,觉得自己好渣………可是然而,我并不难过,我清楚事实也不去埋怨什么,过好自己的生活,多发现身边的好玩的有趣的,心情好了相信一切都会好的。
直到有一次,我经历了一次这种情况,我就明白了这种心理作用。还是高三那年,我感觉复习好了就开始放松,刹不住玩大了,考试总也不顺心,每每都感觉发挥不出来水平,其实是自己的过度放松导致的浮躁导致马虎大了,可是自己往往不往改正的方向想,一直揪着差劲的分数不放,导致了无限恶循环,朋友们老师跟我说的话我会听,但并没有很放在心上,自觉不自觉的老是把事情翻出来往坏处想,别人的话几乎没什么用的,知道有一天。。。。。。。我那个没心没肺的性格把这是给忘了,身边有趣的事多了,自己多想这些快乐的的事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