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数民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需求出发,为了帮助他们快速适应新环境,促进悦纳自我、提升成长塑造、推动积极融合。本学期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合预科学院,教务处共同在2020年10月7日至12月2日期间,面向以2020级少数民族预科学生专门开设了《心理素质培养课程》。课程通过创新教学方法,采取体验式教学,以专题讲座与体验式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心理潜质,培养心理素质,全方位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校园归属感和融合度。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何思彤老师带领的教学团队以积极心理学为理论依据,将培养提升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切入点,为《心理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了九个专题模块。课程从第一节课“团队起航”拉开序幕,让同学们在体验中互相认识,增强同学们的凝聚力和协作力。第二节课“勇者训练营”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切实地体验挫折与压力,并学会积极应对压力,从而提升心理韧性和抗压能力。第三节课“刚好遇见你”,促进少数民族预科班同学更好的融合,为同学们的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际环境基础。在第四节课“触碰原生态”中,同学们对于自己成长的环境有了更深的感悟,增强彼此的理解、包容与认同。第五节课“做更好的自己”,左振鹏老师引导同学们重新认识自己,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质。第六节课“情绪管理”帮助同学们提升识别情绪能力,接纳并合理调节消极情绪。第七节课“让爱成为爱”,汤晓老师帮助同学们了解爱情的生理和心理机制,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念。第八节课“预科一家亲”同学们发挥集体智慧与团结,展现同学之间协作能力和战略执行能力。第九节课“成长微纪念”中,同学们分享了他们在课程中的反思、体悟与收获,共同谱写了一本精彩的“成长纪念册”,至此本学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圆满落下帷幕。
本学期心理素质培养课程不仅帮助少数民族同学发掘自己的心理潜质,培养积极心理品质,还帮助他们建立了积极关系,形成了积极意义,构建了良好的心理环境,储备了必要的心理资本,为同学们的心理成长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