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月,吉林省部分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较为严峻,为积极应对此次突发疫情给民众心理带来的影响,1月23日晚,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吉林省督导项目点(以下简称“吉林省督导项目点”)负责人和工作人员参加了中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注册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注册系统”)开展的“疫情防控重点区域督导点心理援助专题会议”。会议上,吉林督导点负责人汇报了目前疫情发展情况及心理援助工作现状,进一步听取和学习了武汉督导点2020心理援助经验,并与各地注册系统督导点的老师就如何进一步开展好疫情心理支持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会议结束后,吉林省督导项目点在注册系统的指导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为省内民众及省内疫情较严重地区心理健康志愿者提供及时有效、专业规范、符合伦理的支持与指导。
一是深入了解需求。疫情爆发初期,吉林省督导项目点及时跟通化师范学院及松原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的心理健康中心老师取得联系,了解当地疫情发展情况、对民众的心理影响以及心理支持方面的需求,根据两地需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工作计划。
二是提供专业支持。吉林省督导项目点于1月30日晚为当时处于高风险地区的吉林省通化市心理援助热线志愿者开展了线上公益督导,邀请延边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总督导刘惠善教授担任督导师,3位在通化一线进行心理援助的志愿者根据自己接热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与督导师进行交流,刘惠善督导师给予耐心细致地解答,并对接待热线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专业指导,为志愿者更规范、更专业地开展心理援助热线工作指引方向。


吉林省督导项目点朱丽雅老师应通化师范学院心理健康公益服务团队的邀请,于1月31日晚通过抖音平台,以公益直播的形式进行主题为“抗疫志愿者的自我关照”的讲座,通过专业的知识讲解,为通化地区抗疫志愿者如何进行自我关照提供指导,并在线与志愿者们进行了交流。

三是积极协调资源。在注册系统支持下,吉林省督导项目点与湖北省督导点取得联系,帮助通化地区心理健康从业者代表,向湖北省督导点学习武汉抗击疫情期间的心理热线及心理援助工作经验;协助对接了曾向武汉、河北等地提供过支援服务的志愿者组织;协调帮助通化心理援助志愿团队改进热线设置等,为推进通化抗击疫情心理志愿服务工作提供助力。
吉林省督导项目点自2020年初疫情爆发以来,一直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心理援助工作,针对东三省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开展系列心理支持技术培训以及专业督导,为心理援助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专业保障,为构建心理社会服务体系做出高校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