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根据《2021年学生心理健康轴带教育指导计划推进表》和“5·25(我爱我)”心理健康教育月系列活动的工作安排,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联合吉林大学心理协会举办了第七届“品味·心晴”心理微电影大赛,经过初赛评选,最终有四个学院的五组优秀作品进入决赛,决赛于2021年6月4日下午在日新楼吉大巨幕影城拉开帷幕。
决赛前,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主任王瑞老师代表嘉宾致辞,表达了对此次大赛的期待和祝福。随后,五部入围决赛的作品依照抽签顺序在一号巨幕厅进行现场放映。大赛根据嘉宾评委及观众评分的综合结果,评选出了最终获奖作品。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由哲学社会学院曹俊辉团队拍摄的《走在经信的小路上》,影片从心理学的角度对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点滴进行了别样的解读,引人深思。获得二等奖的作品是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贾美伦等同学拍摄的《泳》,影片借助鱼、大卫雕像和水果硬糖等意象的艺术展现,呼吁大家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用勇气泳出一片爽朗的天地”。获得三等奖的作品是由管理学院李秋横团队拍摄的《再见十年》,影片通过“时空穿越”的巧妙创意,展现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以及成长背后的力量,给人以启发。仪器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苏洋等同学拍摄的《只有自己的世界》和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芦猛团队拍摄的《星辰大海》获得优秀奖,都展现了“把握当下,不负青春,不负自己”的影片主旨。(获奖作品已上传至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主页-心理影剧栏目http://psy.jlu.edu.cn/xlyj/xlyj.htm,供大家赏析)。点评嘉宾哲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高玉林老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何思彤老师对本次大赛给予了高度评价。本次大赛中的优秀作品选题多样,富有正能量,角度独具匠心,情节起伏处理得当,呈现效果具有层次感,将“关注心理健康”、“和谐人际关系”、“着眼当下,无悔青春”、“为理想努力奋斗”、“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等主题进行了特色演绎。评比结束后,与会老师为获奖队伍颁发了奖杯奖品。最后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副主任朱丽雅老师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本次比赛进行了总结,并对明年的大赛寄予了期望。
本届大赛,同学们用微电影的形式生动巧妙地展现了对于心理学知识的理解以及对自身心理健康的关注,用镜头记录吉大学子的青春风采,发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更加深入地思考生活、品读生活、体悟人生。未来,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和吉林大学心理协会还将结合广大同学的心理成长需求,继续策划开展更多有意义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文化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