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学习效果,充分响应同学们学习积极性、主动性、系统性的需求,自2020年起,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学校领导引领下、在国内知名专家指导下,组织课程教学团队编写该课程的配套教材。目前,由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焰任主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已经于2021年9月在高教出版社正式出版。

一、教材建设基础
2016年起,由我校牵头创建,汇集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等6所高校专家资源,联合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和智慧树网共同打造的国家首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大学生心理健康》慕课,已运行了12学期,目前选课学校1020所,选课学生387.79万人,校内年均修读学生约11000人,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在我校实现了优质课堂教学全覆盖。自2020年暑假期间谋划出版以来,编委会成员精心设计打磨,对文字进行了多轮认真修改与校对,使内容与课堂教学相契合。

二、教材特色
视野开阔,理念先进
教材整合了名校名师专业学术资源,凝聚教育指导力量,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先生和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杨振斌教授担任顾问,吉林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冯正玉、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发展指导中心主任李焰任主编,课程教学团队南京大学桑志芹(第2、3章)、清华大学李焰(第1、7、9章)、中山大学李桦(第5、6章)、吉林大学胡远超(第4、8、12章),以及徐凯文(第10、11章)等专家学者主笔撰写,林先生特邀撰写本书绪论部分内容。教材力争做到6个“统一”,即:参与体验与示范引领相统一,将有意义学习模式与实效性教学效果相统一,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统一,将理论深度与普及广度相统一,将国际化发展模式与中国本土化教育体系相统一,将学生心理成长需求满足与积极人生观引导相统一。
内容丰富,涵盖全面
教材体系完备、知识点突出,能够充分体现教学课程内容,符合学生课程学习与知识储备需求,是与国家精品课程相配套的精品教材。教材内容紧密贴合慕课教学,贴近学生需求,包括绪论、认知与探索、调试与应对、发展与提升、资源导航等五个篇章,涵盖了从大学入学到毕业整个大学期间可能遇到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对高校各年级学生可以实现心理教育全覆盖。
三、教材结构
教材策划设计了7个方面的内容与形式:(1)每章导读、(2)基本概念、(3)知识要点、(4)章节小结、(5)推荐阅读、(6)延伸思考、(7)线上讨论提纲,同时,还精选了同学们喜爱的课程视频与关注的热点话题供大家深入思考与实践。通过文字影音、教学案例、现实生活的沉浸式呈现,深化体验式教学效果,使同学们能够在学习中反思自身,更好地接收教学内容。
本书不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这门课程的配套学习资料,还可以作为助教讲授线下课程的教本,更能成为引导大学生开启心智、优化心态、完善心理的成长宝典。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2021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