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举办第五期“心理育人创新研究论坛”暨第九十八期心理百科半月谈

发布日期:2025-06-19    作者:     来源:     点击:

 为深化落实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相关要求,拓宽心理育人路径,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于2025年6月16日组织开展了第五期“心理育人创新研究论坛”暨第九十八期心理百科半月谈。论坛邀请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辅导员冯时、通信工程学院本科生辅导员王晴、经济学院本科生辅导员邹雨彤、人工智能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马畅、基础医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孙佳钰、文学院暨新闻与传播学院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李军作为主发言人,围绕“学业与毕业专题心理微专利”开展圆桌论坛。本次论坛由心理中心兰岚老师主持,二十余位辅导员与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参会。

    论坛伊始,心理中心副主任崔帅对心理微专利工作进行了重点介绍,鼓励辅导员与兼职心理健康指导教师发挥育人合力,结合工作实际将育人方法推广实践,同时注重心理健康工作研究,形成心理育人长效机制。随后,六位主发言人依次介绍了自己心理微专利的主要内容、应用范围与注意事项。冯时老师分享了与学业困难同学周期性进行学业辅导谈心谈话的方法,帮助学生恢复学习状态,共同制定学业规划,提供答疑指导与心理调适支持。王晴老师的“心理赋能+学业重建”家校协同计划,聚焦家校合力共同关怀学生心理状态与学业进步,通过“微习惯”的培养增强学生学习行动力,促进社会支持,同时制定突发情况应对方案。邹雨彤老师的“经纬护航计划”通过构建“助学岗位+学业监督+心理关怀”三合一帮扶体系,助力学生缓解经济压力,实现学业与心理双重赋能。马畅老师介绍了对学业与毕业压力较大的研究生实施的个性化心理支持策略,不仅注重情绪调节与心理韧性提升,同时还提供学业规划与职业建议,在保护学生隐私的前提下,鼓励学生在社交支持中应对毕业压力。孙佳钰老师分享了延期毕业博士的精准帮扶计划,帮助学生调整毕业预期,提供各类资源与关心支持。李军老师作为导师,分享了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论文的“早请示晚汇报”一对一帮扶方法,辅以家校配合、节奏交替、社交激励和定期监督等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心理困扰与严重拖延,重振信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最后,与会老师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提问与充分讨论,心理中心危机管理科科长汤晓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鼓励老师们广泛应用心理微专利,增进交流,反馈效果,促进协同发展工作体系效能发挥。

    本次论坛以学业与毕业为专题开展交流,未来将结合不同主题组织系列分享交流活动,持续推动心理育人一线宝贵实践经验的传承应用与创新发展,提升心理工作队伍专业能力,增强学生心理韧性与自我效能,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网址:http://psy.jlu.edu.cn
地址:吉林省长春市前进大街2699号
邮编:130012
办公地点:中心校区鼎新楼C区2楼
预约电话:0431-85168034

  • JLU吉大心声JLU吉大心声
  • 家长关注家长关注
  • 心晴信箱心晴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