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已经迈入大学校园接近两个月,在这一段时期我的大学生活是繁忙并充实的。不仅因为我的专业有很多课程,需要我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因为我给自己安排了很多课外活动,例如:辩论赛,画画,跳舞等等。尽管每天忙到睡觉的时间都很少,但是我还是感觉很开心,并且我享受我努力的过程。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刚入校时的我有很多不习惯的地方,这些不习惯需要我花费很长时间适应过来。与中学相比,大学的生活,学习,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先,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并且有老师天天督促辅导;而大学学的是较为专业的知识,并且没有老师时刻留在办公室等待我的询问,大学更需要我的自学能力,可以独立的思考和解决问题。或许为了学习,我需要在图书馆泡一天。像我这样的大学生往往不适应这种变化的学习方式,不知道如何支配时间。
其次,部分新学生在中学时有寄读的经历,这种经历可以让他们更好更快的适应大学的离家生活,但大多数新生仍然是一直与家人生活在一起。进入大学后,班集体成为主要的生活环境,宿舍成为主要的生活区,日常生活全都要自理。这对于那些平时依赖于父母,家庭的人来说,确实是个难题。并且,一些大学生到远处求学,导致他们很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这些变化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精神压力和负面情绪。针对我自己来说,由于我上小学开始就一直在寄读,已经习惯了分离和再见,所以面对这种分别,我没有太多的悲伤。当我想念父母时,我会和他们视频聊天,说说我近来发生的事。虽然我与父母分隔两地,但是我们实际上是在一起的,我会努力过得很开心,不让父母担心。
接着,相对中学时期,大学的人际关系更为复杂。在中学时期我与同学居住的地方比较集中,从小学到中学,都有一些一起玩大的伙伴,具有相同的语言和习俗;班主任一任数年,天天相见;而进入大学,周围的人来自天南地北,语音,习俗各不相同。更不用说我会遇到外国的学生,语言交流也会有困难,就像我认识了一个来自索马里的小姐姐,她不会说汉语,我和她唯一的共同语言英语,我又说不好,两个人交流很困难。
最后,来到大学,我们遇到的问题各种各样,上述提到的只是客观上的不良影响,而我自身本来就有一些消极情绪:入学前对大学的憧憬和现实的差距;放松懈怠,没有动力;虚荣心也要出现等等。
为了更好地度过大学生活,我会找到合理的方法调整自己,比如:向同学倾诉,去上心理健康课,参加课外活动以转移注意力,努力让自己有一个精彩的大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