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这样的心理学梦吗?你是否会有着这样坚持?”
小时候我很喜欢看电视。有一次看到电视中有个心理咨询师拿着一块怀表在一个小男孩面前晃来晃去,然后小男孩就被催眠了。当时觉得好神奇,心想:“如果有一天我也能成为一个心理学家该多好,那样我就可以拥有神奇的力量了解别人,帮助别人。” 就这样,一个做心理咨询师的梦在我心中种下。
读初中后,看到在小学比较听话、成绩不错的同学,一下子变得成绩差又调皮,而另一些成绩不怎样的同学,到初三后又变得很优秀。我感到很诧异,很困惑,想知道这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会这样,于是我又想:“如果我是个心理学家就好了,那我就可以知道原因,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少经历一些痛苦、迷茫和挫折……
高中后,重点中学的学业的压力与紧张让我的生活蒙上了一层压抑的色彩,我对心理学更加有了兴趣。我对自己说将来有一天一定要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内容,从事这方面的工作,帮助和我一样的青少年过得开心一些。这个想法成了我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动力。
现在我是一名大一新生,虽然我没有进入心理专业,但我对心理学依旧充满了兴趣,因此我选修了心理课。我发现心理课是如此的有趣。这里有幽默风趣的心理老师,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以及一些热情有趣的朋友和同学。同时,通过学习心理知识,我发现自己有很多不足。
我发现自己其实一直在这样生活:对身边的人评头论足、指手画脚、自以为是,还振振有词。自以为“自己很爱很爱你,才用这样爱你方式来对待你,”可没去想,这样做,带给你了什么?是真的爱的传导吗?
我发现我们总是在给身边的人贴各种各样的标签,这些标签一旦形成就很难改变。它们会在你的内心深处扎根,让你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你身边的人,这样会拉开你与身边人的距离。长此以往,你的人际关系就会变得很差,你会被人孤立,失去安全感。这是我的生活经历告诉我的。我被标签后,无论我做怎样的努力表现和情绪抗争,都无济于事,因为标签的力量太大了,我刮不起狂风也卷不起巨浪,我实在在这样一个磁场中微不足道力不从心。
真是这样的!
请亲爱的你,(请允许我这样称呼你,因为相识与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要感觉到你我的爱是相通的!)看看生活里这些标签吧:
你真让我失望!
你总不理解我。
你不行!
我很痛苦。
我身体很差。
我长的丑。
他不体贴人。
他霸道。
她优柔寡断。
她总改不了……
……
这些标签影响我们看到自己或者他(她)的全部,我们的思想限定在狭小的空间里,限定在标签里,即使自己或他(她)很伟大的光在闪啊闪啊,照啊照的,但依然被看不见!
然后我们就生活在这个标签定义的心境里了,因此标签所连结该有的都有了。被这些负面的情绪拥挤灌满又形成了一股力量,我伸起了贴标签的手。
这是爱吗?是真的爱吗?
没有标签的生活是相对自由宽松的。嗯!我自己也需要这样的宽松和自由。是的!
心理学在这儿,而你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