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千公里的距离,从西南来到了东北,蜀地的酷暑变成北国的秋凉。来到了长春,来到了吉大。记得那天出发的时候,身穿短袖短裤,坐在高铁上,感受着身边的人从夏装到秋装,乡音由熟悉变生疏,匆匆忙忙中便不觉间便来到北国的春城。
那天是一个下雨的好日子。
雨在嘶吼,风在咆哮。使我在北风中瑟瑟发抖。感受到了北方人的豪爽与壮烈。东北便给了我第一个印象,风不是一般的大(笑~)。因为提前报道,自己便独自从火车站到我的目的地——吉林大学(南湖校区),走进正门,一座硕大的通信塔便矗立在我面前。起初感觉很突兀,为何教学楼上要安装一座看起来如此奇异的塔,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那是长邮人不老精神的象征。
进入一教,刚好看到对口班学长学姐正在准备迎新,感受到他们非常热情地帮助我办理入学事宜,并且帮助我认识这个我要生活四年的大学。心里不觉便增添一丝安稳,起初看到他,只觉得有一丝面善,后来仔细观察,更觉似曾在哪里见过?他像我的高中,都是那么精致与优雅。
但是为何画风都是: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心里觉得这和我看到的吉大宣传片不一样呢?这真的是我的大学吗?天鹅呢?日新楼呢?图书馆为何从九层鼎新馆变成今日四层小红楼?上床下桌去哪里了?说好的大学怎么和高中一样?怀着疑惑,我开始慢慢了解这个校园,发现原来我们所在地方是原来的老长邮,现在的通信工程学院的校区,不是在中心校区。
我们不一样。
从刚开始的对这大学校区的吐槽再到在这里生活了将近三个月后,我发现自己对大学的认识真是太肤浅了。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真正一所好的大学是带给自己心灵的教育,让自己能够在人生道路走的更久,更远。正如这东北的天,很蓝,蓝的深邃,蓝的幽暗。每每军训,看着这蓝天,不觉想起了故乡的那些人,事,物。夜总是那么长,让我对过去的怀念始终难以放下。
不过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能风雨兼程。自己选择了大学,就要明白求学是为了什么。过去的经历铸就现在的我,而现在的我也要为将来而不断奋斗,这样才能在一天实现自己的理想。军训让我们明白军人为家卫国而付出的努力,而早操晚自习也让我们明白为获得一个卓越的成绩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见识过国庆七日奋战自习室的考研学长学姐,也见过中心校区通宵自习室的壮观场景。想起高中老师说过,其实人生何处不是高考。
在南湖学习的日子里,看到身边优秀的人很多,他们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奋斗。社团活动也很精彩,学长学姐为我们每一个大学萌新提供了许多大学知识。虽然老师说尽量不要影响学习,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握一个度,学习是不会有问题的,毕竟学习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生活中处处都是学问。只要我们认认真真做每件事,我们都将收获许多。
记得以前看的吴军老师的《大学之路》中提到的故事:约翰·纽曼在《大学的理念》一书中讲到:“先生们,如果让我必须在那种由老师管着,学够学分的就能毕业的大学和那种没有教授和考试,让年轻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互相学习三四年的大学中选择一种,我将毫不犹豫的选择后者......为什么呢?我是这样想的:当很多聪明,求知欲强,具有同情心而又目光敏锐的年轻人聚到一起时,即使没有人教,他们也能相互学习。他们互相交流,了解新的思想和看法,看到新鲜事物并并且学会独到的行为判断力。”或者这正是我想来到大学想要经历的。或许,目前的环境与理想化的大学生活有点差距,但正是这样,才能让自己付出全身心的努力去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不是来这里享受生活,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吉大的一百天,每一天对吉大都有不同的见解,渐渐的了解一所大学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不仅仅是知识,还有面对生活的勇气。丰富的社团活动给自己带来了很大的提升,面试的羞涩与紧张,到现在投入活动的轻松与自然。自己能够感受到自己获得了极大的进步,我相信经过四年的学习与锻炼,能够让自己从一个只会学习与考试的学生党变成一个能投入社会实践的社会人。
吉大,梦开始的地方。在接下来的四年生活里,请多加关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