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将紧紧围绕落实学校的工作要点,不断推进让学生普遍享有层次化、专业化的心理服务的工作目标,努力完善以常态化排查、系统化教育、个性化指导、亲情化服务为重点的学生正向成长促进和危机预防援助体系,大力构建校内外资源整合、专兼队伍结合、家庭亲友配合、师生融合为标志的统筹协调的工作格局,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水平。
一、依据政策法规完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中心职能
一是制定完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能定位;二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新精神卫生法》,提高依法工作能力;三是进一步推动《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标准》和《吉林大学学生危机干预实施办法》的实施,健全工作考评体系。
二、构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索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路径
一是创新工作模式,健全工作体系,配齐配强工作力量;二是积极开展研究生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等工作,探索有我校特色的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践路径。
三、加强队伍建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
一是积极挖掘校内外资源,通过专、兼、聘等多种形式,建立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二是建立专兼职人员培训督导和考核激励机制,促进队伍专业化进程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专兼职队伍的主导作用;三是建立校内外各心理卫生医疗机构有效转介机制,及时转介有严重心理障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学生接受医疗救治。
四、提高教学与管理水平,发挥心理课程主渠道作用
推动成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室,着力解决教学师资选拔和培养问题,提升教学与管理水平。依托教研室,继续开设好现有课程,重点根据教育部课程建设标准,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建设,开发网络课程和立体化教材。加大基础性、应用性、前瞻性的工作调查研究力度。
五、增强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功能,推动心理服务的长足发展
一是加强各校区心理素质培养基地建设与管理,拓展工作内容、增加专业力量、规范基地建设;二是对咨询室进行升级改造,逐步解决部分校区咨询室场地配置不合理、设备陈旧、服务功能单一的问题;三是推进信息化工作平台建设,运用现代传媒和手段,增强知识普及、咨询、指导的实效性。
六、加大学生朋辈辅导员建设力度,扎实提升学生助人自助能力
扩大朋辈辅导员的选聘范围,增加选聘数量,拓展朋辈辅导员的覆盖面,丰富工作触角,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以心理委员、宿舍联络员、心理社团为重点的本专科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培养研究生班级学生骨干和研究生社团的力量,加大培训和指导工作力度,提升学生朋辈辅导员能力素质。
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
二〇一三年三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