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3日,在吉林大学学生心理健康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原子与分子物理研究所2017级硕士新生适应期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于下午一点三十分在吉林大学中心校区生命科学楼504顺利举行。参与这次活动的人员包括朋辈心理辅导员以及原子所2017级新生。团体辅导通过一系列精彩游戏,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一个融洽,积极,向上的氛围,以丰富多彩的形式,提出和解决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与心理有关的问题。
本次活动围绕“大家庭”这个主题,设置了5个环节,首先朋辈辅导员为大家展示ppt,让大家了解活动的流程。接下来为同学们安排了别出心裁的游戏活动。
针对硕士新生初到原子所,同学们都互相不是特别熟悉,朋辈辅导员别出心裁的设计了第一个游戏“记者访问”游戏规则是:在会议开始之前同学们会随机在1--25之间抽一个号(这个号也是此次活动的新生代号),接下来每个人会领到一张纸,纸上有五栏,第一栏是填写自己的基本信息:序号,姓名,电话,导师,住址,爱好。还有四栏是需要同学们找和自己号码相对应的N-2,N-1,N+1,N+2所对应的同学的基本信息需要填写在接下来的信息栏里。比如,自己是3号,那么就要找到1,2,4,5号所对应的同学信息并填写。然后同学们默记十分钟信息。接下来由辅导员收上来开始随机抽纸条让被抽到者回答自己纸条上的信息,回答不上来者会受到惩罚。当活动开始时大家还是有点紧张,不太敢和其他人交流,但是随着时间倒计时的开始,男生和女生的互动氛围开始温热起来。气氛开始,他们的头不再低沉,背也开始渐渐挺直了起来。脸上也显出了浅浅的笑意。逐渐的一个团结,热心的大家庭就这样子慢慢的形成了。
在同学们互相了解之后,脸上洋溢着笑容之时,班会进行到洗一个阶段—牵手:一个队员被蒙上双眼,由同组另一队员牵着他的一只手绕场一周。解开眼罩后,每个同组队员握一下该队员的手,由他找出谁是刚才牵手的人。如果答对则其余人受到惩罚,反之,则被牵手者受到惩罚。这个游戏考验大家的记忆能力和对细节的分析能力,因此刚开始同学们有点怯场,但是随着游戏的进行越来越积极,在做游戏时,女生慢慢的不在羞涩:“我发现男生们还是挺MAN的。”男生中也有了大胆的声音。“我觉得挺好的。”“挺好的。”男生们几近雷同的感受分享,引发同学们善意的阵阵笑声。收到惩罚的同学惩罚措施也是千奇百怪:有的大声唱青藏高原最后一句,有的是金鸡独立十秒钟。不一样的惩罚措施也让同学们慢慢的放下了心里戒备和害羞,班级氛围逐渐高涨起来。
气氛高涨之时,我们迎来的最考验两个人配合能力的“你来比划我来猜”环节:需要两个人配合,猜题者背对着投影仪,比划者看大屏幕的词语或者物品来比划让猜题者猜题,在一分钟内猜题最多的组胜利,否则就要受到惩罚。这也是在整个活动环节中,游戏时间最多的一个环节。只见比划者或碰,活蹦,或跳,用各种肢体动作来模仿词语属性。而台下的同学看的也是不易乐乎,这个游戏也使的同学们感受到配合的重要性,游戏精彩纷呈,也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活动真正达到高潮。
接下来的游戏则是考验同学们的默契程度,和对细节的分析能力:“谁是卧底”:每组人需要六个人,其中一个人需要描述的词语和其他人的不一样,每进行一轮描述,则需要指出来谁和大家的不一样,直到指出来卧底。这个环节真是妙趣横生。比如:其中两个词语是刘亦菲和刘诗诗。有个同学说是三个字,还有还有同学说是女生,阵阵精彩的描述博得大家的一阵掌声,惹来兴高采烈的笑声。也让大家在游戏中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和对自己课外知识的考验。
最后一个游戏更是对大家的一个考验:100S不NG:给同学们分成若干组,每个组需要根据剧本自己排练,排练完成了。开始表演,这个游戏设计的初衷就是对同学们的表演和模仿提出来很高的要求,只是,这也难不倒我们的同学,只见他们或用肢体语言,或用夸张的语气,妙趣横生的表达出剧本的精髓,这个也是同学们参与度最高的游戏,全员参加,每个人的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调动,期间也发生了很多的乐事,有一个环节是模仿情深深雨蒙蒙的雪姨,有一个同学踢桌子,把桌子都踢跑了。同学们都说表演的太投入了。必须给个赞。
团体辅导活动就告一段落,此次活动也非常成功。同学们也很留恋注册活动。同学们都觉得研究生活动太少,所以有一次就珍惜一次。通过这个活动,同学们突破自我,把微笑留给自己。挑战毅力,让快乐充满人生。在经过一次次合作后,同学们的汗水,让荒漠成了绿洲。

